喬山健康科技(上市運動休閒;股票代號:1736)是全球知名的健身設備製造商,產品涵蓋跑步機、按摩椅等健身器材,並以 Johnson Fitness 品牌拓展國際零售市場。作為跨國企業,其資訊系統涵蓋集團總部與多個海外子公司,高度依賴數位化營運。
(1) 喬山公司於114/03/25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所發佈之重訊:
(2) 引用iThome於2025/03/25的報導:https://www.ithome.com.tw/news/168075
我們根據以上兩個資訊,探討該公司的資訊韌性表現,我們主要聚焦於喬山在遭遇勒索軟體攻擊後的資訊韌性表現,特別是其對於集團內部網路、海外子公司系統的應變能力,以及資安通報與防禦機制的啟動效率。
根據iThome的報導,喬山於 2025 年 3 月 25 日證實遭受網路資安事件,疑似為 CrazyHunter 所為。攻擊者企圖登入集團總部與部分海外子公司的內網,並對資訊系統發動攻擊。
我們從報導中,觀察到韌性策略缺失如下
(1) 即時啟動防禦機制:公司表示在發現攻擊後已立即啟動相關防禦措施,避免擴大影響。
(2) 初步通報透明:喬山主動發布重大訊息,說明事件狀況與初步評估結果,展現資安通報的成熟度。
(3) 資料外洩控管:目前評估無個資、機密或重要文件外洩,顯示在資料分級與存取控管上具備一定韌性。
筆者檢視2024年永續報告書資訊安全部分,喬山公司有將2025年3月的這次海外子公司內網企圖被入侵的事件,揭露在永續報告書內,如下圖所示:
喬山公司能在短時間內確認攻擊並發布通報,顯示資訊、資安單位具備一定的事件處理能力與制度化流程。這也反映出企業文化中對資安風險的敏感度與應變之意識。
喬山公司的快速通報,以及初步控管外洩風險,避免重大營運中斷,這點在資訊韌性是值得肯定的,然而我們從該案例了解到,外部攻擊者其實長期持續的鎖定台灣的企業,顯示產業聯防機制仍有待強化,尤其集團型企業,更需加強海外子公司資安一致性。
有跨國設置企業的公司,應該要建立集團級資安聯防平台,整合各子公司資安事件通報與防禦策略。並且把海外子公司、轉投資事業等,定期進行跨國資安演練,提升整體韌性成熟度。
然而在此仍須特別留意,若企業營運或資料儲存涉及網路管制嚴格的國家(例如中國),其資訊安全策略需額外考量「監管滲透風險」。在此類專制政體下,政府可能擁有廣泛且不受司法制衡的監管權利,包括:
(1) 要求企業交出用戶資料、通訊記錄或系統後門;
(2) 限制加密技術的使用或強制安裝監控模組;
(3) 對跨境資料傳輸進行審查與封鎖。
因此,企業在設計資訊韌性架構時,應納入以下風險防範措施:
(1) 資料權限之規劃:將敏感資料儲存於法治健全的地區,避免受制於高風險監管環境。
(2) 加密與分散儲存:採用端對端加密與多地分散架構,降低單點監控風險。
同時也要定期檢視當地資安法規與監管趨勢
,並建立應對機制。並將政治風險
納入韌性模型之內,將「制度風險」納入資訊韌性評估,不僅防範技術性災難,也預防制度性滲透。
最後,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,企業的資訊韌性不再只是技術問題,更是對治理環境的深度理解與策略選擇
。
以上給大家參考!